新疆一甲子|我们,来自北师大,扎根大西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和建设者们
响应国家号召 投身边疆建设
他们的功绩永远不会被历史忘记
六十年前,41名北京师范大学1959届的毕业生
向着大西北出发了
“我从北京来,新疆一甲子”四集系列微记录片
便是把目光聚焦在这样一群
六十年前为祖国边疆建设
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
热血奉献的北师大学子身上
岁月带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
让我们慢慢走进他们
静静聆听这一甲子的青春故事
第一集
—— 到新疆去
点击此处观看第二集纪录片
点击此处观看第一集纪录片
六十年前的1959年,41名北京师范大学59届的毕业生,怀着激情和憧憬,和所有希望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绵薄之力的莘莘学子一样,向着大西北出发了。
带着家人们的不舍和心中向往的热忱,列车缓缓的驶离北京,途经西安、陇西、兰州,朝着当时兰新铁路的终点站——哈密市尾亚站开去。而这趟几乎横跨了整个中国的路程,到站后仍没有结束,大家匆匆的下了火车,又急忙换乘汽车继续赶赴。接着又是八天八夜车程的颠簸,31位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不同专业的青年学子才终于抵达此行的终点站,乌鲁木齐市。
对于从未到过新疆的这些大学生来说,大西北无疑是陌生而新奇的。当大西北的轮廓随着距离的拉近而逐渐清晰,这31名毕业生也逐渐坚定,这里就是自己未来要发光发热的地方,这里就是他们将要生根发芽的土地。
第二集
—— 扎根边疆
扎根新疆之初,漫天的风沙、狂野的疾风、艰苦的条件、落后的贫瘠,无一不像是张牙舞爪的野兽吞噬着他们内心的期冀,热情与苦恼交织在一起,但深藏在心中的落差感,还是像荒草一样蔓延开来。
不仅是生活,刚到新疆的这群年轻人面临的还有工作上的困难重重。太年轻,是学生对他们的评价;与少数民族同事、同学语言交流上的不畅,同样也增加了他们教学工作的难度。困难接踵而至,但他们必须迎难而上。带着母校务实、尚学的学风和口碑,凭借着不懈的努力与始终不渝的热忱,这些青年教师终于在三尺讲台上落定,稳稳地扎根在了这里。
时光飞逝,青年们的心,在历练中日渐成熟;友情、爱情、亲情,他们在新疆度过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阶段;他们克服各项困难,扎根新疆,与教职工、学生融为一体,成为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他们组建起自己的小家,习惯气候,爱上美食,然后,再也舍不得离开……
第三集
—— 无悔选择
从1959年来到新疆起,北京师范大学的这批莘莘学子为新疆的教育等各项事业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岁月如梭,转眼,一个甲子过去了,曾经朝气蓬勃的青年,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在漫长的生命长河里,深藏在他们心底的,除了对爱人的深情,还有真挚热烈的爱国情怀、奉献情怀。
1977年9月,我国全面恢复高考,1978年年底,中华大地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已到中年的他们,在教育工作生涯中,找到了新的方向,他们竭尽全力钻研课题、撰写论文,深造学习,他们让课堂更充实,让学生更优秀,让桃李满天下。他们恪守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在各自的岗位上勤恳耕耘,坚持“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的信念,用一生,走着来时的路。
从怀着一腔热血投身祖国边疆的有为青年,到决心将自己的生命融入这片土地的银发老人,这些把信仰刻进骨血的教育工作者,以毕生的奉献,为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播撒下更多希望的种子。
第四集
—— 恰同学少年
60年前,带着热忱,他们踏上了这片土地;如今一个甲子过去了,从青年到老年,从31个人到13个人,曾经风华正茂的青年已是耄耋老人。白驹过隙,岁月染白了他们的双鬓,却没有带走同学间深厚的情谊以及他们胸中的那一腔热血,六十年后的重逢将他们心底的记忆唤醒。他们一同回忆着过去六十年的种种,一起放声唱起当年的民谣“窝窝头”,跳起当年最爱的舞蹈。他们说,“我爱上这片土地是一辈子了,他教给我怎么做人、怎么生活。”
从1959年到2019年,六十年峥嵘岁月,他们为新疆的各项事业贡献了青春乃至一生,他们像一棵棵胡杨树,默默伫立在西北边疆的大地上,将自己的生命融入这片土地,也如一朵朵雪莲静静绽放,不问归途。
A19592019
北京
1959次
新疆
开车时间
19:59 开
19车59号
票价 热血无价
一旦售出 概不退换
一张小小的车票
从此决定了这群青年教师的未来
无悔和无愧
是他们在新疆六十年生活工作的真实写照
他们用严谨的治学态度
质朴的人格魅力
在新疆这片热土上开枝散叶
用一生的坚守兑现着奉献边疆的承诺
谨以此片
致敬扎根新疆默默奉献的建设者们!
来源丨天山网
出品丨新疆报业传媒集团
转载丨北京师范大学官微
●邀请函丨2019京师校友公益教育论坛将在成都开启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评选”开始,请为优秀校友黄文秀投票!
●中国科学院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北师大2名校友入选
好看,点这里↓